首页 > 财经 >

“像守护家一样,守好祖国边境”|环球热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06:33:11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施阳丹

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大寒。天边晨曦初露,俏皮的阳光微微探出山头,映出边境群山雄伟的轮廓。海拔2400米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苏典傈僳族乡中缅8号界碑抵边执勤点,此时被白茫茫的冰霜包裹得严严实实。


【资料图】

“咚...咚...”清晨,一阵清脆的敲击声仿佛“叫醒了”整个边境线。在苏典乡中缅8号界碑抵边执勤点,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苏典分站辅警耿文林正俯着身子敲打着被冰冻住的水管......

“昨晚温度太低了,整个水管都被冻上了,我们日常用水都靠这条水管。”耿文林一边敲击着水管,一边告诉记者。

中缅8号界碑抵边执勤点由一面国旗、两间板房组成。哨位虽小,职责重大,它承担着中缅8号界碑左右两翼共四公里的巡逻管控任务。

“执勤点地处山沟背阴处,平均日照时间不足6个小时,昼夜温差较大,正午时分会超过15摄氏度,到了晚上基本是0摄氏度以下。”正在执勤板房里准备着执勤装备的新警雷景林告诉记者,“今天是农历虎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对辖区边境线进行一次全面巡逻踏查。”

9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却被阻挡于边境巍峨的山峰之外,执勤点依旧寒气逼人。

匆匆吃过早餐,巡逻队的民辅警们顶着凛冽寒风,踏上了巡逻路。巡逻踏查主要检查是否存在开挖地洞、搭建便桥、破坏拦阻设施、非法走私偷渡等违法行为。

“把国旗收起来,以免被树枝挂坏。”不一会儿,民警来到巡逻的第一座大山:大丫口。

新警雷景林一个箭步冲在最前方。手拉藤蔓、脚步微蹲,顺势借力便翻上了陡坡。“把手给我,藤蔓太冰了。”雷景林转过身对战友招呼道。

今天是雷景林来到苏典分站的第45天,24岁道他也是第一次在外过年。上岗一个月,这条巡逻路他已经走了15遍,巡逻路上一点也没拖老民警的后腿。

“大丫口,山高林密,陡峭难爬,稍有不慎稍就会滑落。老民警都管它叫‘绝望坡’。”雷景林抬头望着近70度的陡坡告诉记者,沿途我们还要经过“蚂蟥谷”“断石崖”“一人道”……这些地名都是老民警兴起时起的。

苏典乡最高海拔海拔2932米、最低624米,在长达43.3公里的边境线上,有2300米的海拔落差,也造就了断崖、热带雨林、山坡陡峭等特殊地貌......民警们边走边介绍辖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情况。听得出,边境线上的山水沟壑,早已印在他们脑海里。一路跋涉,两旁杂草上的露水已经打湿了民辅警们的衣服,山雾从眼前飘过,大家睫毛上挂起了一层层细细的水珠,但大家始终热情高涨。

爬至山顶,民辅警们找到一片空地稍作休整。“景林,你是第一次春节远离父母,想他们吗?”记者问到。突如其来的问题让雷景林一愣。

片刻,雷景林站起身,望着边关连绵起伏的群山,大声喊道:“爸,妈。原谅儿子不能回来陪你们过年了。”

走下“绝望坡”,迎上“一人道”。抬头望去,紧贴着边境拦阻设施,一条30公分宽的小径笔直而上,民警一边查看物防技防设施,一边手拉手前行。常年累月的行走,民警们默契的停歇检查、熟练的前行脚步让记者赞叹不已。

“你看,那就是界碑!”12时许,经过艰难跋涉,雷景林指着不远处的界碑激动地对着记者大喊起来。

雷景林争取到了为界碑描红的机会,他小心翼翼的擦拭界碑,庄重的描红着“中国”。他说,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描红界碑那一刻“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边关冷月,界碑如虹。谈及未来,雷景林有自己的抉择:像守护家一样,守好祖国边境。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